❝ 如何用科技來說一段關於台灣青草的故事|大口大口吃新富:青草怪獸大進擊!!!

如何用科技來說一段關於台灣青草的故事

兒童停格動畫工作坊在上週末順利結束了!本次工作坊以「臺灣在地青草故事」為主題,輔以的停格動畫拍攝,最後大家一起享用現泡的青草茶以及青草冰淇淋,透過不同的學習體驗,讓來參加的孩子們使用科技工具,將傳統文化的概念進行轉譯。

所有人最後都拍攝了有趣又可愛的青草故事,先來看看大家的作品吧!

【作品記錄】大口大口吃新富:青草怪獸大進擊!!!

一、關於青草的老故事

關於青草的故事

在課程的一開始,我們從一段耳熟能詳的故事「臥薪嘗膽」開始說起。

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越國與吳國因領土相近常起衝突,然而就在其中一場重要的戰役中,越國敗給了吳國,吳國國軍-夫差在越國的大臣極力勸和下容許了越國繼續存在,但其國君-勾踐需要從此到吳國為奴做牛做馬。勾踐不得已,只能委身將吳王服侍的服服貼貼,終將在一次的捨身救王的事件中,取得了夫差的信任,並將其放回越國。

然而,回到越國的勾踐,時刻不忘戰敗之恥,從此只睡在柴火上,並在每次進食前,都先吃一點苦膽,藉此砥礪自己不得安逸生活,需勤奮努力,以報敗國之仇。

一日,勾踐親訪越國的農民耕種,深覺奇怪:「怎麼大家都在吃野草,而不吃稻米呢?」。一問之下才得知-原來農民們被勾踐「臥薪嘗膽」的舉止感動,希望能盡綿薄之力,將稻米留給軍隊,自己只吃野草果腹,但這個野草竟吃了不僅能有飽足感,有些病人甚至因此而痊癒!勾踐被農民們的真心感動,自己也吃起野草,並更加努力地富國強兵,最終在一次機緣下,報仇成功,將吳國滅亡。

故事中的野草,便因為其有濃烈的魚腥味,被以「魚腥草」而廣為人知。而這也是眾多青草故事的由來之一!

二、小怪獸的能量食物——青草

聽完了「臥薪嘗膽」的故事後,呱呱老師帶著孩子們從魚腥草的由來開始接觸青草的歷史,並接著將視角拉回臺灣在地的青草文化。

在早期,醫學還沒那麼發達時,居民們若是病了沒有便利的醫院可就醫,此時多以兩種方式嘗試醫治病痛,一是求神問佛;二則是透過中國傳來的青草知識製作藥簽。因此萬華一帶,便成了許多廟宇店家聚集地之一,更因有著各式各樣的青草店舖,在當時起便有「青草巷」之稱。

在這部分,孩子們從青草巷的由來繼續深究對於青草文化的理解。我們也一同討論:「是不是有現代醫學後,就不需要這些青草店家了呢?」以及「科技發展後的傳統文化」等值得思考的問題。

不過百聞不如一見!除了「聽」、「想」之外,老師們也在此時拿出準備好的臺灣常見五種青草,讓孩子們實際體驗搓揉葉子、聞葉片的氣味,並且全部人一起猜猜,哪盆是剛剛故事中出現的魚腥草!過程中,也一起帶到了這幾種青草的常見功用與特色。

三、青草小怪獸大進擊

簡單認識了「魚腥草」、「白鶴靈芝」、「仙草」、「薄荷」以及「甜菊」,孩子們馬上接著進入到了停格動畫的製作!在製作動畫前,老師帶著孩子們利用網架、紙杯等材料「佈置攝影棚」,並從「認識停格動畫」開始,一步步拆解拍攝動畫的技巧,以及 Stopmotion 軟體操作的基本功能。

「要有好的創作,必先有好的基礎」,透過觀賞臺灣停格動畫家的作品,以及幾部可愛停格動畫短片,孩子們都能對即將要大展身手的作品產生自己的想像,以及「學到並知道怎麼做」。待前置作業準備完畢,接著就是使用油土、毛球、可剪裁的道具紙卡,以及老師準備的各式媒材,一起挑戰青草怪物大進擊的動畫製作!

四、停格動畫作品分享

工作坊結束前,大家學習了拍攝動畫的技巧,也在老師層層堆疊學習進程的情況下完成了專屬於每個人的青草怪獸小故事,同時,老師現場直接透過剪輯影片的方式將每個人的作品放在同一份檔案大家一起互相分享彼此的作品。

可以發現,大家在拍攝停格動畫時所關注的點不盡相同,有的孩子著重故事劇情:有的孩子著重精細動作的拆解:而有的孩子則喜歡天馬行空地將故事串接在一起。

在觀賞作品時,大家也一起體驗了現場現泡的青草茶,以及萬華有名的「老濟安」青草冰淇淋,感受青草文化在時代轉變下存留下來的記憶,帶走了自己喜歡的一部份油土,希望能夠將這次上課的體驗與感受延續至生活中。

五、品嚐青草冰淇淋做結尾

本次的「大口大口吃新富X青草怪物大進擊_兒童停格動畫工作坊」,在大家觀賞動畫的歡笑聲以及吃冰淇淋、喝青草茶的嬉鬧聲中告一段落。希望能讓一起參加的家長與孩子們對於青草文化的理解不再只有單純的聽說讀寫,也增加了五感上的刺激體驗,更嘗試以科技工具的角度作切入,讓這些知識與文化可以被轉譯成不同類型的作品產出。

未來的工作坊希望能持續發展人文涵養與科技間的相互交織,讓隨著科技發展越來越珍貴的文化故事,能透過不同的刺激與學習取向被記著。畢竟,了解這些在地文化或傳統文化的記憶故事能讓我們憶起過往從何而來,也更能當作思考過去、現在、未來生活的著力點。

  • 主辦單位:科技聊藝工作室
  • 場地協力:新富町文化市場
  • 授課老師:陳亞馨/祝令儒
  • 撰文者:祝令儒
  • 編輯:陳亞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