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日常生活的物件賦予意義|聆聽色彩的聲音:影像辨識與乾燥花書籤製作(北藝大數位創新跨藝微學分學程體驗工作坊)

這次很開心受邀請到北藝大數位創新跨藝微學分學程,讓工作室有機會能夠跟大家分享我們的教學理念與課程設計,並使用積木式程式語言Scratch理解影像辨識的原理,最後製作一個富含色彩與聲音的乾燥花書籤。

嫁接虛擬與真實,讓原本生活中的不起眼的物件,在自己的心中泛起漣漪。

一、程式設計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工作坊的一開始,與大家分享了工作室曾經製作過的跨域課程案例,並且說明程式設計概念如何跳脫至生活中,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運算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運算思維是一種科技教育的概念,指讓孩子運用多元的方式來培養與訓練邏輯。

大自然的採集與設計課程,融合藝術與數學

更廣義的來看的話,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物都包含了運算思維的概念,一切有規則和創造的事物,例如:編織一條毛線、製作一道菜餚或是規劃一場派對等等。

所以程式設計跟生活其實息息相關,透過學習程式語言,我們能夠用更清晰和多元的角度來看待身邊的所有事物。

二、跟拼積木一樣簡單的程式

那很多人想到程式設計就會想到文字型程式語言,例如Python、Java、C++等等,但其實程式設計的本質無關乎使用哪種語言,而是在於想法與邏輯

積木型程式語言讓我們用更簡單的方式創造

所以學習積木型程式語言(如:Scratch)能夠有效的協助我們釐清自己的想法,變成一塊一塊的積木,此外,積木型程式語言也能夠有效降低初學者因語法而產生的錯誤,例如在文字型程式語言中,少一個分號或冒號可能就會產生錯誤。

積木型程式語言與文字型程式語言的差異

如果能我們降低其他的干擾,我們就能夠更專注在「創造」,這就是積木型程式語言的魅力。

三、聆聽色彩的聲音工作坊

「程式碼本身,對於能夠讀寫程式的人具備豐富的表徵與意涵。」

——Dexter, Dolese, Seidel, & Kozbelt, 2011

這次工作坊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大家實際去製作一個書籤,並且使用Scratch來撰寫一個簡單的影像辨識程式,連結日常物件與程式設計間的關係,將手上書籤變成一首美妙的樂曲。

製作一個實體乾燥花書籤

透過簡單的動手實作,希望能夠轉換傳統程式設計課只與電腦談戀愛的經驗,也可以與實體物件做互動,同時也是讓教室中不同個性的學生,都能有自己的進度,按著自己的步調前進,喜歡虛擬成分多一點的,就多寫一點程式設計;喜歡實體成分多一點,就多做一個實體書籤。

讓創造自然而然的發生,在虛擬世界,也在真實世界。

最後再次感謝北藝大數位創新跨藝微學分學程的邀請,Scratch真的是改變整個科技教育最偉大的產物了吧!希望下次還有機會跟大家分享!

參考資料

Dexter, S., Dolese, M. J., Seidel, A., & Kozbelt, A. (2011). On the embodied aesthetics of code.

聆聽色彩的聲音:影像辨識與乾燥花書籤製作工作坊
・主辦單位:北藝大數位創新跨藝微學分學程
・課程講師:科技聊藝工作室 負責人 陳亞馨